校长要常怀“空杯心态”,要有极强的学习力
一个好校长,就是一所好学校。笔者认为,一个好校长一定要有极强的学习力,渊博的学识、广博的见识是校长成功的基石。校长要真正成为“教师之师”,必须勤于学习、善于学习、终身学习。然而现实中,除少数优秀校长外,多数校长并不重视自身学习,不少人忙于行政事务和社交活动,学习意识淡薄,教育理念滞后,管理能力低下,工作仅凭惯性不断“重复昨天的故事”。可想而知,校长拿着一张多年前的过期“旧船票”,不可能登上新时代学校管理的“大船”。
现如今,知识更新瞬息万变,稍有懈怠就会落伍。好学才能上进,好学才有本领。作为校长,要甘当小学生,刻苦学本领,做勤奋学习的表率。校长不注重学习就难以服人,就难以担当起管理学校的重任。在对待学习上,校长要解决好忙于事务、没时间学习,自我满足、不愿意学习,浅尝辄止、不深入学习等问题。校长要把别人休闲的时间都用在学习上,少一些无谓的应酬,多一些书海畅游;少一些网络浏览,多一些手不释卷。只有学习不辍、锲而不舍、持之以恒,自己的知识、见识和学识才会不断充实,自己的能力、定力和心力才会大有提高,通过勤奋学习汲取的营养和智慧,才会转化为谋划学校发展的新思路和新举措。
很难想象一个不善于学习的校长能领导好一所学校。作为校长,一定要谨记“三日不读书,便觉语言无味,面目可憎”的古训,常怀“空杯心态”和谦虚情怀,不断修炼自己的学习力,丝毫不放松自己的业务学习和能力提升,不断激发自己的智力和潜能,以带领学校在应对新时代挑战的过程中不断创新和实践,获得更优质、更科学、更持续的发展,真正成就每一位教师、育好每一名学生,在教育改革发展的滚滚洪流中站稳脚跟。
校长常怀“空杯心态”,要坚持向书本学习。书中自有黄金屋,书中自有颜如玉。校长要做一个博览群书的人。一要阅读有关教育学、心理学、学校管理学等方面的书籍,这些管理的基本原理、基本知识和基本方法,是校长自身专业发展的基础。二要学习一些典型的教育管理案例,从中汲取名校长的管理经验,从而使校长自身的专业发展充满活力。三要阅读文学艺术、公共管理、社会科学、哲学历史等书籍,善于跨界学习,广泛涉猎,厚积薄发,积淀自己的内涵,在阅读中提升自己的综合素养。
校长常怀“空杯心态”,要坚持向实践学习。他校的经验,别人的做法,都能给我们提供丰富的学习样本。要经常走出去,有计划地带着问题和目的,实地学习他校科学的管理体制、先进的办学理念、浓厚的育人氛围、厚实的文化底蕴、高超的创新能力、勤奋的敬业精神、强烈的责任意识等,零距离感受他校的风采与内涵,学人之长、补己之短,取人之经、创己之新。通过学习,开阔境界,汲取经验,找出自身不足,择其优者科学嫁接到自己的学校管理实践中,以不断充实自己、完善自己、提升自己。
校长常怀“空杯心态”,要坚持向教师学习。校长要“接地气”,经常深入到教师当中,倾听教师呼声,努力掌握更多的第一手资料,广泛听取教师对学校发展的意见和建议,博采众长,集思广益,虚心问计于教师。校长要尊重教师,视教师为“主人”,对教师怀有真挚感情。只有常怀感恩之心、敬畏之情,时刻以教师利益为重、以教师期盼为念,才能从教师那里取到“真经”,学到实实在在有用的东西。校长要始终保持谦虚谨慎的态度,摆正心态,放下架子,诚恳地与教师进行平等交流,以教师为参照,把教师当作一面镜子,经常反省自己学习和工作的不足。通过学习和思考,把教师积累的宝贵经验转化为解决学校实际问题的能力和水平。
另外,校长常怀“空杯心态”,还要坚持向学生学习、向家长学习、向社会学习……越成熟的谷穗,越懂得弯腰。校长要常怀“空杯心态”,懂得低头、清零、吐故纳新,把学习作为一种精神追求、一种工作状态、一种生活方式,下得苦功夫,求得真学问。要树立“不学习无以立”的意识,边学边用,边用边学,做一个学习型校长,在学习和工作的良性互动中,不断增强本领,超越自我,在新时代新征程上实现新作为、做出新贡献。
作者:高青县唐坊镇第三完全小学 孙传波
来源:《山东教育》(小学)
编辑:冀春鑫